一場堪比外賣價格戰的“內卷”,正在“成綿”汽車客運線路上上演。
7月22日下午,A股上市公司富臨運業(002357)發布的一則消息在客運市場上引發巨大反響。富臨運業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宣布,從7月23日起,公司推出的綿陽?成都便民快巴線路,優惠票價僅需6元,經漢蓉高速直達,全程最快70分鐘。
成都到綿陽的動車票(二等座)是45元,上述汽運票價遠低于動車票。按照四類客車載客人數47人估算,客車跑一趟單程收入僅為282元。上述線路全長約130公里左右,燃油大巴車跑一趟的油費就接近200元。考慮到過路費、員工工資、車輛折舊、保險等費用,如此低廉的票價必然是虧本的。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6元單價是這條線路近期極度“內卷”的一個縮影。
“行業已經陷入惡性競爭!”富臨運業董秘曹洪對記者表示,這是公司的生存之戰,也是一場行業的保衛戰,即使虧本運行,公司也希望為同行做一個表率。
把時針撥回7月初,富臨運業旗下天府行平臺宣布,其將在6日開通綿陽到成都的快巴路線,經新成綿高速,最快90分鐘到達,票價僅18.8元/人。相較于過往路線,天府行推出的上述快巴路線速度更快,價格更低(以前單客價格約40多元)。
“我們當時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車輛上座率的同時為旅客提供惠民服務,提升客運企業競爭力。當然也是積極響應國家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的重要實踐。”曹洪稱,此舉也與四川構建‘快旅慢游’交通網絡、助力文旅設施體系完善、推動交旅融合發展的戰略相契合。
令富臨運業沒想到的是,一場圍繞“成綿”汽車客運線的內卷戰卻已悄然開打。
7月11日,成都至綿陽站點巴士宣布正式運行。據公開資料,這趟巴士由四川省汽車運輸成都公司(下稱“省汽成運”)、成都市汽車運輸(集團)公司、綿陽市通力汽運聯合滴滴平臺和易來客運共同打造。這趟巴士在運行初期執行9.9元/人的票價。
滴滴、省汽成運此舉讓“成綿”汽車客運線的價格競爭進入到新的階段。
“對于汽運公司而言,即便每趟車都是滿座,9.9元/ 人肯定也是虧本的。”一位汽運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情況一般是平臺線下給補貼,不然不可能長期運行。
經業內人員預測,成都至綿陽線路中,以9.9元/人的票價計算,三類車按38名乘客、四類車按47名乘客且均為100%上座率的標準測算單趟次營收,正常運行都會處于虧損狀態。
短期來看,這種“內卷”的確讓乘客受益。在一些媒體平臺的留言中,有網友表示:“希望一直能保持9.9元。”“卷,使勁卷”“神仙打架,凡人賺錢。”
也有部分網友認為,過度低價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低價攬客,等到消費者產生依賴了,后面慢慢漲價,資本的最終目的就是逐利。以前共享單車、網約車都是這種套路。”
誰能想到,9.9元沒有給這場汽車客運線路之爭畫上句號。
7月18日,天府行宣布對綿陽?成都便民快巴線路全新升級,于7月21日起只要8.8元/人,運行時間也縮短為最快70分鐘到達。
很快,滴滴平臺上,成綿站點巴士的票價進一步降至6.6元/人。
“這種價格太低了。”在上述汽運業內人士看來,資本方可能賭的是用低價逼退對手。
省汽成運相關人士表示,這個價格(6.6元/人)是一個活動價,暫時是這個價。至于活動實施時間、合作目的,他表示不清楚,系下屬公司和滴滴的合作。
“我們不想卷入惡性競爭,但我們也不怕公平競爭。”曹洪則稱,綿陽是公司的根據地,“成綿”汽車客運線也是公司的主陣地之一,不能丟掉。公司希望(通過調價)表達一種不屈服的態度,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過這種舉動引起相關部門對行業內卷的關注。
富臨運業注冊地位于綿陽市,公司以汽車客運為核心主業。截至去年末,公司擁有各類營運車輛6309輛,客運線路842條;參控股客運站29個。公司當期(2024年)領取薪酬員工總人數2422人,需承擔費用的離退休職工人數822人。
上述汽運業內人士認為,內卷式競爭對行業生態的破壞不容小覷。一方面,長期的低價運營使得企業難以維持正常的服務質量。為了降低成本,企業可能會減少車輛維護、降低駕駛員培訓標準,甚至削減安全保障措施,這將給乘客的出行安全帶來隱患。另一方面,不正當競爭也會抑制行業創新,阻礙企業在提升服務品質、優化運營效率等方面進行投入,最終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