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關于促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出臺實施,并設立總規模50億元的“賽米產業私募基金”,以“政策+資本”組合拳,支持產業全鏈條優化提質。
為推進全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構建完善產業生態,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此次《若干措施》從高端芯片產品突破、加強芯片設計流片支持、加快EDA工具推廣應用、突破核心設備及配套零部件、突破關鍵制造封裝材料、提升高端封裝測試水平、加速化合物半導體成熟等方面,提出了10條具體支持舉措,
《若干措施》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以支持研發、專項資助、推廣應用等普惠性政策引導產業鏈上下游對接,推動形成穩定高效的協同發展機制。在關鍵核心領域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政府引導,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把政府、市場、社會的作用有機結合起來。
在資金支持方面,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賽米產業私募基金”已于5月完成工商登記注冊。該基金總規模50億元,將主要投向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重點項目和細分龍頭企業,以及其他對完善深圳市半導體產業鏈有重大作用的項目,重點圍繞深圳集成電路重大制造項目集群建鏈、補鏈、強鏈、延鏈,著力構建“自主可控、高效協作、緊密配套”的本地化產業鏈供應鏈。
作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重鎮,深圳匯聚了海思半導體、記憶科技、中興微電子、比亞迪半導體等知名企業,涵蓋集成電路設計、制造、設備、材料等關鍵環節,已形成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優勢。今年上半年,深圳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1424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16.9%。
近年來,深圳市出臺多項鼓勵性政策,不斷加大對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持力度,憑借政策紅利的精準性、系統性和前瞻性,使其成為資本與技術匯聚的“超級磁場”。前瞻研究院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3月,深圳市龍華區、龍崗區、寶安區、南山區和福田區等均圍繞半導體與集成電路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通過資金補貼、技術研發獎勵、鼓勵人才領域等方式,推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在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相關領域,深圳擁有較為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布局。深圳市相繼成立了南山智園、深圳灣科技園等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吸引并集聚了一批優秀企業,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平臺。前瞻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深圳市已匯聚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上市企業50家,獨角獸企業14家,專精特精小巨人企業超過200家。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競爭力十分強勁。
作為深圳市科技創新的重要領域,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不僅承載著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任,更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投資價值。目前,各區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紛紛制定了針對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戰略和規劃,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和廣闊的空間。
上述報告還指出,從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區域功能規劃來看,寶安區計劃到2025年,構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車規級、人工智能、穿戴芯片產業創新集聚高地,實現產值突破1200億元,增加值突破280億元;南山區和福田區則重點發展高端芯片設計,重點突破高端芯片設計,鞏固深圳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優勢。坪山區定位為硅基半導體集聚區,目標2025年,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
責編:葉舒筠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