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城市不斷擴容,生活節奏持續加快,居民尤其是老年群體常常面臨著就醫購物等生活上的難題。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便成為化解這一難題的可行之道?!耙豢嚏姳忝裆钊Α币约覟閳A心,步行15分鐘左右就可以解決居民購物、就餐、休閑等基本生活需求,居民甚至還可以參與到社區治理,實現共建共享。
事實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主要是“養老圈”,是通過構建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形成“一刻鐘”服務圈,確保老年人在15分鐘內能獲得所需的養老服務。提出這個概念的背景是因為我國老齡化社會加劇。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31031萬人,占全國人口的22%,人口老齡化程度繼續加深。
在此背景下,完善養老服務體系顯得尤為重要,而一刻鐘養老服務圈的建設能有效緩解居家養老的壓力,提升養老服務的可及性和專業性,滿足老年人“家門口”“一站式”綜合養老服務需求,這也是推進形成一刻鐘養老服務圈的重要意義之所在。
2021年,商務部發布的《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提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應包括養老或托育站點等類公益性商業設施。隨后,各地結合實際推出了“15分鐘ΧΧ生活圈”等模式,將“便民生活圈”打造成“幸福共同體”;還將養老服務設施和供給建設作為重要內容,這就為進一步建設15分鐘養老服務圈打下良好基礎。
從目前看,我國多數老年人的養老模式仍是以家庭養老為主,因此,應該圍繞家庭養老模式將服務體系加以完善,以跟上養老建設的步伐。這也正是推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參與到這個活動當中,對于老年人可以消除寂寞感,豐富晚年生活。
養老服務和每個家庭息息相關。近年來,國家從政策支持、資金扶持、服務加持等多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讓老年人居有所安、老有所樂。今后,有必要進一步規范服務標準、加強指導監管、跟進政策執行落實,完善一刻鐘養老服務圈,由此,“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助力“夕陽”格外紅,形成幸福晚年觸手可及的局面,讓老年人盡享快樂人生。
本版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