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PTA現貨價格持續強于期貨,引發產業鏈企業高度關注。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截至6月26日,PTA基差月均值同比上漲40%。其中,基差在6月18日創下年內峰值。
“PTA基差走強的主要原因是供需結構處于緊平衡狀態。”卓創資訊分析師安光分析稱,6月聚酯工廠開工率維持在90%,這一數值為年內次高水平,表明下游剛需支撐強勁。據測算,6月PTA去庫約20萬噸,延續了二季度的去庫趨勢。但是,在供應端,主力供應商排貨節奏放緩,基差報價持續攀升,階段性形成了賣方市場。與此同時,下游工廠被動跟漲也助推PTA基差連創新高。
“將近300元/噸的基差,近幾年在PTA市場上實屬罕見。”浙商期貨高級分析師朱立航表示,從當前PTA市場的流動性來看,聚酯行業保持高開工率,但PTA供應不足,因此形成了供需錯配。需要注意的是,目前PTA庫存持續去化,導致現貨流通量銳減。
紫金天風期貨分析師劉思琪介紹,6月PTA社會庫存處于中性偏低水平,可流通庫存量緊張進一步支撐PTA基差走強。
記者注意到,盡管PTA基差目前強勢,但市場對其是否可持續已出現分歧。
朱立航表示,今年二季度PTA裝置集中檢修結束后,供應端已恢復至正常水平。需求端,聚酯瓶片企業因利潤虧損和庫存積壓,減產計劃落地的可能性較大。長絲和短纖企業也存在減產預期。因此,在需求淡季下,PTA去庫趨勢可能會結束,PTA基差的強勢狀態難以長期維持。
安光介紹,聚酯工廠已陸續釋放減產計劃,有瓶片工廠將于7月1日起減產,也有短纖大廠計劃減產10%~15%。7月,預估聚酯產量為660萬噸,PTA消費量或下降7萬噸。8月,在需求淡季下,PTA的消費量或將進一步減少。
“需要密切關注PTA供應端的變量。”安光提醒道,華東地區的320萬噸新PTA裝置的投產進度將直接影響供需結構的平衡。
“瓶片和短纖行業存在減產計劃,但長絲庫存偏低,實際上減產預期不高甚至存在小幅增產的可能。”劉思琪則認為,PTA階段性累庫壓力有限,基差有望維持偏強態勢。
談及PTA后市,上述受訪人士普遍認為需關注兩大變量:一是地緣政治局勢變化與原油價格波動;二是聚酯行業的減產執行力,以及PTA新裝置的投產進度。
“PTA成本端的彈性同樣值得關注。”劉思琪補充說,當前,PTA呈現近強遠弱格局,短時間內PTA維持低庫存為基差保持強勢及產業鏈利潤提供支撐。但是,從遠期來看,PTA新裝置投產且下半年檢修計劃減少,疊加聚酯行業夏季需求淡季來臨,供需邊際走弱將制約PTA價格上行的空間。不過,從成本端來看,目前PX的供需結構優于PTA,若PX裝置出現計劃外的檢修,相關影響會向PTA傳導,帶動其價格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