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A股市場持續穩定震蕩攀升的背景下,頭部機構積極加倉配置A股,百億私募倉位指數已突破80%關口。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5月30日,百億私募倉位指數已達80.28%,較4月末的76.18%提升了4.1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年底以來,百億私募的倉位呈現持續攀升態勢。與2024年末70.27%的倉位水平相比,目前已累計加倉10.01個百分點,這一數據充分反映了百億私募對后市行情的樂觀預期。
具體來看,截至5月30日,當前60.96%的百億私募倉位處于滿倉水平,26.07%的百億私募倉位處于中等水平,另外10.83%的百億私募倉位處于較低水平,僅有2.14%的百億私募處于空倉狀態。
從倉位變動趨勢來看,當前倉位分布較2025年4月末相比,空倉、低倉和中等倉位百億私募占比明顯下降,尤其是中等倉位百億私募,從4月末40.03%的占比降至當前的26.07%。滿倉百億私募從4月末45.25%的占比提升至當前的60.96%。
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李春瑜分析指出,百億私募今年以來持續加倉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首先,政策面持續釋放積極信號,市場預期明顯改善,有效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其次,當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合理偏低區間,底部特征顯著,且經歷多次探底回升,為布局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優質標的提供了良好窗口期;此外,市場結構性機會突出,特別是以AI、半導體、消費電子、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領域優質企業,正迎來難得的配置機遇。
對于后市的投資策略,星石投資認為,過去幾年,投資者普遍將中美關稅變化作為重要的交易變量,頻繁調整投資組合以捕捉短期機會。但隨著談判機制趨于穩定,以及企業通過分散供應鏈、轉移產能等方式進行適應性調整,關稅波動對市場的沖擊逐漸減弱。這一趨勢表明,外部因素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正在邊際弱化,未來投資邏輯將更多回歸國內基本面。
星石投資表示,當前市場的狀態正處于“等待政策發力”與“觀察數據驗證”的中間階段。未來幾個月,如果政策端能夠繼續釋放積極信號,如加大消費支持力度、優化房地產融資環境、推進新一輪國企改革等,那么經濟數據有望由點到面漸次改善,屆時市場風格也將隨之發生轉變。去年市場觸底至今,雖然各種題材輪番炒作,不乏漲幅巨大的個股,但是主流公司,或者說順周期的頭部公司,股價和估值都在合理甚至偏低的位置,未來隨著宏觀基本面持續改善,股價雙擊的空間也是巨大的。下一個階段進一步參與題材的風險有所加大,選擇長期空間更大的頭部公司可能更具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