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京東宣布完成三家具身智能領域企業的投資,分別是千尋智能、逐際動力和眾擎機器人。
一口氣投資三家機器人企業的京東,引發外界關注。但這并不是劉強東首次在此領域展開動作,不久前的“618”購物節,京東聯名的機器人WAWA就曾公開亮相。券商中國記者搜尋京東平臺發現,已有不少零售機器人產品上架銷售。
近期機器人市場著實熱鬧,美團、阿里、螞蟻等紛紛落子押注,這個比外賣市場更具挑戰的賽場,競爭已經打響。
“掃貨”三家機器人公司
具體來看,京東投資了三家不同的機器人公司:
其中,千尋智能完成6億元PreA+輪融資,由京東領投。
逐際動力完成新一輪融資,由京東戰略領投,并且將深化與京東在零售、物流和服務等領域的協同合作。
眾擎機器人完成兩輪融資,其中A1輪融資由京東領投。
對于本次投資,京東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京東高度重視包括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內的技術熱點,聚焦供應鏈場景,推動創新應用,未來,公司將持續通過內部技術創新和外部投資等方式來構建技術創新生態。
知情人士稱,7月底舉辦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京東將宣布旗下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與多家機器人企業的合作。此外,多位機器人創業者及投資人也收到京東邀請,參與在WAIC期間舉辦的由京東云舉辦的活動,同為JoyInside的發布及推廣造勢。
種種跡象,都表明了京東在機器人領域的野心。早在今年5月,京東就參與投資智元機器人。據悉,京東已在內部成立了相關業務部門,并在今年初引入原商湯VP沈徽擔任具身智能項目負責人,帶領多個研發團隊沿不同路線探索具身智能的落地可行性。
工作人員介紹,JoyInside是京東內部的附身智能品牌,公司將京東角色大模型驅動的對話智能體植入機器人、機器狗、AI玩具等硬件中,為用戶提供情感陪伴服務。截至目前,JoyInside已經與十余家機器人品牌達成合作。
“大廠+機器人”有何火花?
除了京東外,公開機器人布局的大廠不在少數:美團、阿里、螞蟻都有動作。
在外賣角逐中與京東“火藥味”最重的美團,在機器人的投資布局上也十分激進。7月8日,美團戰投領投它石智航(TARS)共計1.22億美元的天使+輪融資,此前,美團已參與宇樹科技、銀河通用、星海圖、自變量機器人等眾多公司的投資。
阿里、螞蟻也參與了宇樹科技的投資。此外,阿里此前已投資本次京東押注的逐際動力,還投資了星塵智能等;螞蟻則布局了星海圖、星塵智能、鈦虎機器人、靈心巧手等多家機器人公司。
“大廠+機器人”為何大熱?最直觀的落點仍在業務賦能上。
“京東、美團以及阿里系都有分揀和末端配送的業務。”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人口老齡化及企業降本增效的深入,通用機器人將在眾多領域得到更多應用。此外,當前具身智能技術的發展階段和成熟度,與分揀、零售配送等場景十分契合,能夠較好地滿足相關場景的需求,提高物流效率。
京東平臺上架多種零售機器人
不過,京東的機器人布局或許更具野心。
券商中國記者搜尋京東平臺發現,平臺已上架多種零售機器人,并設置了人形、四足、機械臂、玩具、機器狗以及掃地機器人等多個分類。宇樹科技也在京東平臺開設京東自營旗艦店,以其人形機器人GI為例,在該平臺的售價為99000元。
“憑借家電及數碼產品銷售的優勢,京東可能也想成為新一代家用機器人的主要銷售平臺。”業內人士指出,相比美團、阿里等,京東在電子產品的物流及售后上存在優勢,以數量眾多的京東養車門店為例,未來也能成為機器人的售后服務站點。
“機器人賽道的競爭,結果也會反映在業務上,對現在幾家都關注的‘外賣戰’,也會有影響。”前述知情人表示。
排版:王璐璐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