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国产又黄又爽女人高潮的_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_免费在线成人av

土特產變身致富金名片 地理標志產品直接年產值超9600億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作者:石雨昕2025-07-18 09:06

7月17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進展新成效。

地理標志工作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國在地理標志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進展?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地理標志產品直接年產值已超過9600億元,實現了“五連增”,不少曾經的“土特產”,現在變成了增收致富的“金名片”。

推動融入全球供應鏈

胡文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地理標志是重要的知識產權類型,對推動區域特色產業發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夯實制度基礎方面,相關部門出臺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規定》等文件,完善地理標志審查認定標準、程序,加強源頭保護。

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地理標志統一認定制度實施方案》,實現地理標志受理、審查、認定、標識和監管“五統一”。加大地理標志保護相關標準的制定力度,強化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維護地理標志的質量、聲譽和品牌價值。

在提升保護效能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各地高標準建設123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推進44個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實施,發展地理標志特色產業。指導各地加強日常監管,開展針對春茶、稻米等地理標志產品的專項整治,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有效凈化市場環境,保護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

在深挖特色資源方面,開展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深入實施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加強地理標志品牌建設,增加地理標志產品的附加值,擴大產品的影響力。加大地理標志產業與文旅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地理標志產品、手工藝制品融入鄉村旅游,促進產業興旺、農民增收。

此外,相關部門持續推動中歐、中泰地理標志互認互保,以及中法地理標志合作,與多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地理標志交流,目前已累計實現110個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在國外獲得保護,助力“保山小粒咖啡”“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等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融入全球供應鏈,為全球消費者提供舌尖上的中國美味。

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

記者了解到,全球前5000個品牌中我國品牌價值達1.76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地理標志產品直接年產值從2020年的6398億元提升至2024年的9690億元。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通過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在5G通信、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量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研發培育了一大批高價值核心專利,也出現了一批憑借知識產權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贏得市場的跨國企業。

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督促企業、高校、醫院和科研機構調整優化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及相關考核規定中唯數量指標的做法。推動實施以產業化前景評價為核心的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形成更多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高價值專利。建立財政資助科研項目形成專利的聲明制度,不斷提升財政資助科研項目的知識產權產出質量和水平。

同時,嚴把審查授權關。專利方面,不斷完善審查標準,加強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三性”判斷,特別是“創造性”評價,開展對實用新型明顯創造性和外觀設計明顯區別審查,積極推進“優案優審”。

商標方面,修訂商標審查審理指南,持續提升審查標準執行的一致性和審查審理結果的可預期性。2024年,發明專利審查結案準確率達到95.2%,商標實質審查抽檢合格率達到97.7%,均保持在較高水平。

此外,強化行業治理。開展代理行業“藍天”整治專項行動,推動出臺《商標代理監督管理規定》,組織完成商標代理機構重新備案,加強信用監管。推廣使用代理服務政府采購標準,引導代理行業從“拼價格”向“拼質量”轉變,避免行業“內卷”和惡性競爭,甚至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同時,嚴厲打擊專利申請中的抄襲、拼湊、造假等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