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国产又黄又爽女人高潮的_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_免费在线成人av

醫藥行業大利好!集采,明確反內卷!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陳澄 楊霞2025-07-25 10:38

7月2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施子海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近期第11批集采工作已經啟動,國家醫保局研究優化具體規則,在中選規則方面,優化價差的計算“錨點”,不再簡單地以最低報價作為參考,同時,對于報價最低的中選企業,要公開說明報價的合理性,并承諾不低于成本報價。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規則調整,意味著中國藥品集采進入了“質價平衡”的新階段,對于醫藥行業更加健康發展有風向標作用。

從價格轉向價值

發布會上,施子海表示,藥品價格是社會各方面廣為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目前,除了麻醉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執行政府指導價以外,其他藥品都是由企業自主定價,通過市場競爭形成。但實踐中發現,一些企業濫用自主定價權。國家醫保局堅持市場決定價格的改革方向,尊重企業自主定價權,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升藥品價格治理能力,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集采藥品的價格波動曾引發各界爭議。今年3月17日,上海陽光采購網公告稱,間苯三酚注射液相關企業四川海夢智森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夢智森”)和四川太極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太極”)被罰。此前,在第10批國采競價現場,海夢智森(委托四川太極生產)報出0.22元/支的低價,相較最高限價降幅超九成,相較第二順位企業0.44元/支的報價,降幅同樣高達50%,引發市場極大爭議。

“此次優化價差的計算‘錨點’,后續應該不會出現此類爭議事件,醫藥行業也將從‘價格戰’轉向‘價值導向’,對行業生態,尤其是我們這樣的創新藥企,也將產生深遠影響。有助于防止非理性競爭,從拼價格轉向拼質量,推動資源向高質量仿制藥和創新藥傾斜,加速產業升級?!蹦暇┮患覄撔滤幤笙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有兩款新藥正處于臨床階段,更加健康的行業生態堅定了公司加大研發投入的信心。

浙江一家藥企相關負責人則向記者表示,不再簡單地以最低報價作為參考,消除了唯低價中標的可能性,對公司涉及集采產品是重大利好?!拔遗袛啵呀浖蛇^的應該不會改變,而即將到來的第11批集采中,我們將根據公司相關產品成本情況進行合理報價?!痹撠撠熑苏f。

“規則優化對研發能力深厚、產品梯隊完善、質量管控嚴格且供應保障扎實的企業將形成長期利好,將有力助推醫藥行業的結構優化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比A東醫藥相關人士表示,公司一直堅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深耕創新研發與質量體系建設。新政策下,公司將積極響應,憑借長期積累的創新實力、卓越的質量和供應保障能力,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推動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二級市場積極回應

據了解,在此次發布會之前,7月15日,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正式啟動第11批藥品集采工作,相應的集采優化措施也同步提出。

資本市場對集采政策調整反應迅速,多家仿制藥企股價上漲。化藥板塊7月15日以來快速走強,截至7月24日累計上漲近5%,跑贏上證指數近3個百分點。仿制藥企一品紅7月15日以來最高上漲近40%,奧賽康股價也創下近十年新高。

國信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杜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再簡單以最低報價作為參考的集采優化措施,整體利好醫藥行業?!靶碌呐e措大概率會給企業留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不用以負毛利博取訂單。而且,之前集采中,過低的報價可能使企業無法保證產品質量,比如聽說有企業申報的原料和正式生產批次的原料不同,最終產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活性,以及品質難以保證。希望政策出來以后,這種現象能夠減少?!倍潘嚫嬖V記者,還希望監管能夠落實配套政策。比如,加大檢查覆蓋、嚴格規范仿制藥審查、靈活控制采購量的同時,兼顧民眾購買集采藥物的意愿,既保障民眾選擇原研藥或其它藥物的權利,又監督醫療機構對于集采藥物之外其它藥物采購的利益交易。

華大共贏合伙人王磊表示,集采優化政策很合理,重療效前提下最優價格方案,而不是最低。這樣可以防止藥企低價圍標,另外也有利于仿制藥企業的龍頭企業強者更強。興業證券黃瀚洋也認為,新規則對行業的影響肯定是正面的,更能保障質量,對后續集采品種利潤率也是邊際向好。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新的規則有助于科學引導企業從“低價競爭”往“質量競爭+成本控制+合理利潤”的方向轉變,進而促進國內仿制藥市場生態圈健康發展,更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眾的用藥需求。

部分賽道降價影響已出清

2018年以來,國家層面已經開展了10批藥品集采,覆蓋了435種藥品;地方也相繼開展了省級和省際聯盟集采,形成了協同補充的格局。業內人士認為,集采是治理價格虛高的有效途徑,推動了行業秩序逐步規范,降低了群眾用藥負擔,促進群眾用藥質量和可及性的整體提升。截至目前,國家醫保局在10批集采中已累計節省醫?;?400億元左右。

進入集采的藥品和耗材價格往往會有較大降幅。公開數據顯示,藥品國家集采前九批平均降幅為55%,降價區間維持在50%至60%。第10批集采未公布平均降幅,據米內網不完全統計,中選結果中超過50個藥品降幅超90%。除了藥品外,醫用耗材國采也經歷五年時間,先后有心臟支架、人工關節、脊柱耗材、人工耳蝸等產品大幅降價。

國元證券認為,當前,集采范圍已拓展至化藥注射劑、中成藥、中藥配方顆粒和IVD器械耗材等多個不同的領域,且仍在持續加速推進,生物類似藥、化學發光等領域未來也將逐步納入集采范圍。隨著集采的快速推進,目前部分細分賽道的降價影響已經出清。

集采在降低藥品價格的同時,也給藥企帶來了不同的機遇和挑戰。部分仿制藥企開始積極轉型,開啟仿創結合的新征途,如石藥集團、麗珠集團均在創新藥領域取得不錯的成績。也有部分企業借助集采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如甘李藥業產品自2022年進入集采后價格下跌,當年公司業績出現上市以來首次虧損。2023年受集采中標結果落地執行影響,公司借助獲得的集采價格優勢和近萬家的新準入醫院機遇,快速擴大市場份額,當年營收同比增52.31%,凈利潤扭虧為盈達到3.4億元。2024年在國內市場新一輪集采中,公司產品均實現一定程度的價格回調,推動營收持續增長。

而隨著第11批集采工作于近期正式啟動,除不再簡單地以最低價作為參考外,“新集采”還推出了更多舉措,包括醫生可按藥品品牌報量、提高投標資質門檻、強化質量監管等,均是按照“穩臨床、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的原則,回應社會關切,以保障患者能用上質量高、療效好的仿制藥。比如,“新集采”提高了生產質量考察要求,將原來的“投標藥品”2年內不違反藥品GMP要求,擴展到“投標藥品的生產線”2年內不違反藥品GMP要求。

校對:呂久彪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