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三角經濟版圖中,蘇州以雄厚的產業基礎和活躍的創新動能占據重要地位,也成為創新與產業、產業與資本結合最好的城市之一,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股權投資“蘇州模式”。蘇州市基金業聯合會(原名蘇州股權投資基金協會)成立14年來,已發展成為整合政府、資本、產業資源的關鍵紐帶。
蘇州市基金業聯合會秘書長吳迪近日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協會立足蘇州產業根基,致力于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創投服務體系,在推動行業發展、深化會員服務、強化監管協作、促進基企政對接等方面做出更多成果,不斷提升蘇州市基金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數據顯示,2024年蘇州市投資案例數為784例,相較2023年829例下降5.4%,投資金額366.87億元,相較2023年339.49億元上升8.1%,雖然蘇州創投行業在項目數量上有所下降,但投資金額有所上升,總體呈現量減質升特征。
“我們的投資趨勢與產業政策高度同頻。”吳迪指出,2025年蘇州本土創投呈現三個顯著特征:
首先是大基金發揮引領作用,吸引更多的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在蘇州集聚,構建規模更大的基金矩陣。在政府引導基金方面,先進制造、生物醫藥領域已有百億母基金設立,低空經濟、機器人等領域均完成20億元—40億元母基金設立,以重點產業發展為導向的100億元直投基金和面向人才引進的100億元母基金也于近期發布。
其次是“產投融合”深化,在市場化基金方面,蘇州本土產業完整度居全國前列,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在先進制造、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低空經濟、新材料、航空航天等多個方向均有專業的投資機構持續關注和投資,近年來產業龍頭作為市場化投資的新生力量正在各自的產業領域發揮越來越顯著的投資引領作用,蘇州的上市公司群體在創業孵化和創業投資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4年年末,蘇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2.43萬家,位列全國第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4萬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607家,均為全國第四。2024年年末,蘇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219家,保持全國第五;境內外上市公司267家,其中科創板55家,全國第三,北交所12家,全國第二。
最后是創投市場將呈現專業化、精細化的發展態勢。2025年以來,蘇州創投行業活躍度相對有所提升,行業情緒逐步回暖,更專業更聚焦的政府引導基金紛紛落地,本土民營企業家對創業投資的關注度顯著提高,民營管理人募資效率有所提高。蘇州創業投資對專業化、產業化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更加注重項目的商業邏輯和投后管理。
蘇州市基金業聯合會依托蘇州深厚的產業資源和豐富的創投生態,始終致力于為蘇州地方的創投行業和產業發展做好基礎建設工作,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當問及蘇州市基金業聯合會的工作方法論時,吳迪總結為長期持續致力于做好三件事:一是黨委和政府關注的事;二是創新企業關心的事;三是會員機構關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