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国产又黄又爽女人高潮的_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_免费在线成人av

美日敲定貿易協議,韓國壓力大了……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王哲希 張聰2025-07-24 00:02

美日貿易協議的塵埃落定,不僅重塑了雙邊經貿格局,也讓即將開啟的美韓談判牽動著亞太乃至全球產業鏈的平衡預期。

當地時間7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日本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為15%;作為交換,日本將推出一項規模達5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與貸款計劃。

這一消息是特朗普在白宮與日本首席關稅談判代表赤澤亮正會面后對外公布的。赤澤亮正隨即在社交平臺X上發文“#任務完成”,不過他表示,此次協議未涉及日本鋼鐵和鋁制品的出口關稅(目前這類商品仍需繳納50%的關稅),且不涉及國防預算方面的任何協議。

消息公布后,東京股市日經指數23日大幅反彈,收盤較昨日上漲1396.40點,報41171.32點,升至去年7月以來高位,漲幅為3.51%。其中,因協議將汽車關稅從原擬議的25%降至15%,汽車制造業板塊領漲,馬自達汽車股價暴漲17%,豐田汽車漲幅超14%,本田汽車亦攀升近12%。

不確定性降低

特朗普在其“真實社交”(Truth Social)平臺上發文指出,這是“與日本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協議”,美國“將繼續與日本保持穩固友好的關系” 。

日本首相石破茂則稱贊該協議是“在對美貿易順差國家中關稅最低的”,并進一步說明,對美投資計劃中包含日本政府附屬機構提供的5500億美元貸款與擔保,以幫助日本企業“在制藥和半導體等關鍵領域建立有韌性的供應鏈”。

特朗普政府一名官員透露,日本還將擴大對美國大米等農產品的采購規模。石破茂對此表示,在美國大米進口份額方面,現有框架下可能會有所提升,但強調該協議未以“犧牲”日本農業利益為代價。

汽車貿易是美日雙邊經貿的核心板塊,長期呈現顯著的單向流動特征——日本汽車及相關產品占據絕對出口主導地位,其汽車行業對美出口額占日本對美總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從日本進口的汽車及零部件規模突破550億美元,而美國對日本的出口僅略超20億美元,貿易逆差懸殊。

這一協議引發了美國本土汽車制造商的強烈不滿,他們擔心這一貿易制度將降低日本汽車進口關稅,而其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工廠及供應商仍被征收25%的關稅。代表通用汽車、福特及克萊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主席馬特·布朗特(Matt Blunt)直言:“任何對日本進口商品征收更低關稅,而對北美制造、含高比例美國成分的汽車征收更高關稅的協議,對美國工業和美國汽車工人來說都是糟糕的協議。”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悉尼高級經濟學家克里斯蒂娜·克利夫頓(Kristina Clifton)認為,考慮到特朗普早些時候的單邊關稅威脅,這項協議對日本來說“可能是一個更好的結果”。

明治生命研究所經濟學家前田和孝也表示,確定了15%的關稅稅率,預計日本經濟將避免衰退。

此外,特朗普對日本支持阿拉斯加天然氣管道項目表達了新的樂觀態度,他在白宮向議員們透露:“我們已經敲定了一項協議……現在即將達成另一項合作,因為日本將與我們在阿拉斯加攜手組建合資企業,正如大家所知,這是為了液化天然氣(LNG)項目。”

石破茂去留成疑

由于該貿易協議降低了日本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為日本央行通過加息對抗通脹創造了更寬松的空間。隔夜指數掉期(OIS)顯示,日央行年內加息的可能性超過80%。

日本政府債券應聲下跌,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大幅上漲8.5個基點,至1.585%。同時,日元應聲跳水,美元兌日元完全收復稍早跌幅,一度漲0.3%至146.25。

有市場人士表示,“前景的不確定性有所緩解,投資者意識到美國長期利率走低,導致日美利差收窄的可能,紛紛買入日元出售美元。”

股票市場方面,日股今日高開高走,日經指數收盤較昨日上漲3.51%,收復41000點關口;東證指數收報2926.38點,漲幅為3.18%。汽車制造業板塊領漲,馬自達汽車股價暴漲17%,豐田汽車漲幅超14%,本田汽車亦攀升近12%。

分析認為,特朗普宣布的15%關稅水平顯著低于市場此前預期,加之石破茂的辭職傳言,為市場增添樂觀情緒。

倫敦Polar Capital日本股票基金經理Gerard Cawley指出,“市場更希望石破茂離職,讓其他人接任。至少這樣投資者就知道競爭環境是什么樣的。”

在上周日參議院選舉失利后,石破茂并未依慣例引咎辭職,當時他給出的留任理由之一是美日關稅談判處于關鍵階段。而今,美日關稅協議達成,石破茂繼續留任的主要理由消失,多家日本媒體23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石破茂有意在8月底前宣布辭職。

該消息隨后被石破茂本人否認。當日晚些時候,石破茂在東京接受媒體采訪時重申留任意向,表示此前有關其辭職的媒體報道不實。

此外,應對物價上漲也是石破茂給出的留任理由之一。目前,日本仍面臨不小的通脹壓力。

最新數據顯示,日本6月剔除生鮮食品后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3.3%,略低于經濟學家平均預測的3.4%,較5月3.7%的同比漲幅(為兩年來最高)有所回落。盡管漲幅有所放緩,但這些數據顯示出了通脹的潛在強度。

根據自民黨黨章,自民黨總裁任期屆滿前,如有超過半數的自民黨籍的國會議員和超過半數的自民黨都道府縣支部聯合會代表都提出選舉新總裁的要求時,可進行新總裁選舉。這事實上也將構成對現任總裁的罷免。

目前,關于石破茂的去留問題仍不明朗。

韓國壓力陡增

美日協議的達成,顯著提振了其他國家與美國敲定類似協議的市場預期。作為亞洲另一重要的汽車與電子制造出口大國,韓國對這一協議的反應尤為強烈,韓國汽車制造商股價隨日本同行同步走強,現代汽車上漲7.3%,起亞躍升7.6%。

而由于日本與韓國在汽車、鋼鐵等領域存在競爭關系,美日協議的落地無疑給韓國帶來了壓力。韓國財政部及最高貿易代表將于7月25日在華盛頓與美國舉行高層貿易談判。韓國總統李在明明確表示,希望避免在貿易協議中處于相對于其他國家的劣勢地位。

市場也普遍期待韓國能參照日本模式,在即將到來的華盛頓談判中,爭取將對美汽車關稅從25%下調至與日本同等的水平。

韓華投資證券分析師金成來表示:“投資者將美日協議視為韓美協議的基準”,該協議 “將迫使韓國談判代表拿出類似甚至更優的方案”。

7月23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金正官已表態,首爾方面將仔細研究美日貿易協議條款,在華盛頓關鍵貿易談判前夕,韓國有望在能源和工業領域加強與美國的合作。

不過,西江大學管理學教授金永進認為,韓國要讓美國將對韓關稅降至低于日本的15%難度較大。他進一步指出,韓國需效仿日本,通過增加農產品和能源進口、擴大對美投資等舉措,才有可能達成類似的關稅優惠結果。

韓國最高貿易代表曾透露,為達成框架協議,韓國可能不得不進一步開放農業市場。但據韓聯社報道,在即將開啟的華盛頓談判中,韓國將明確排除以開放大米和牛肉市場作為談判籌碼,轉而考慮擴大進口美國燃料作物(例如用于生產生物乙醇的玉米)。

“我們將全力以赴,爭取實現韓美工業與能源合作升級的共贏成果”,金正官指出,鑒于談判結果可能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韓國將采取全面應對措施,同時充分考慮本國產業的敏感性。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