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板塊活躍,融資客加倉多股。
今日早盤(7月14日),A股市場走勢分化,滬指盤中震蕩上揚,創業板指則小幅下挫。機器人概念股集體拉升,帶動PEEK材料等方向走強。
大金融板塊下跌
早盤,穩定幣、金融科技相關概念指數跌幅居前,大智慧(601519)跌停,早盤成交28.3億元,換手率9.78%,截至午間收盤,跌停板上有23.37萬手。6月24日至7月11日,大智慧股價大幅上漲,累計漲幅超74%。
昨日晚間,大智慧發布2025年半年報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20萬元到-280萬元,將出現虧損。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本期較上年同期部分業務收入有所增長;公司降本增效成本費用減少較大;但收入的增長尚不足以覆蓋成本。
7月11日,大智慧還公告,目前市場關于“穩定幣”“虛擬資產交易”“跨境支付”等關注度較高,經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無相關資質,未開展相關業務。
其他多元金融股方面,金證股份跌超9%,指南針、京北方、中科金財跌幅明顯。此外,期貨板塊大跌,南華期貨跌停,弘業期貨跌超9%,永安期貨、中油資本跌幅居前;證券板塊跌幅也不小,中原證券跌超5%,湘財股份、國盛金控跌幅居前。
消息面,近期包括北京、深圳、蘇州、重慶、寧夏等在內的多地機構針對穩定幣概念接連發布風險提示。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指出,一些不法機構假借“金融創新”“區塊鏈技術”等噱頭,通過炒作“虛擬貨幣”“數字資產”等方式誘導公眾參與交易炒作。深圳市防范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專責小組辦公室也就穩定幣涉及的相關風險發出警示。
核電板塊早盤活躍
早盤核電板塊活躍,中核科技漲停,融發核電、中國核建、中廣核技、哈焊華通等漲幅靠前。消息面上,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我國規模最大的天然鈾產能項目“國鈾一號"示范工程,成功生產下線“第一桶鈾”,標志著我國天然鈾生產取得突破,將有力保障我國能源資源安全的自主可控。
高盛發布的研報指出,核電迎來十年黃金周期,鈾礦市場迎來結構性短缺時代。全球鈾礦市場正走向一個結構性短缺時代。這一趨勢將于2025年開始加速,到2040年全球鈾礦缺口將達1.3億磅。同時核電需求在AI時代激增,全球核電裝機潮迎來全面爆發。
融資客加倉的核電概念股出爐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目前核電概念股中,有6股已經發布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永鼎股份、海陸重工、上海電力、沃爾核材的業績均預喜。
從預告下限數據來看,上海電力的凈利潤規模最高,公司業績預增,預測凈利潤約17.54億元~20.8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2.18%~57.27%。
永鼎股份的業績增幅最高,公司預測凈利潤約2.6億元~3.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31.00%~922.00%。
目前核電概念股中,絕大多數個股年內股價收獲上漲,哈焊華通、融發核電、永鼎股份、應流股份、雪人集團漲幅居前,均超60%,其中哈焊華通、融發核電漲幅分別高達102.52%和101.31%。
今日股價漲停的中核科技在近期的調研活動中表示,中核科技在涉核和非核領域均有較完整的工業閥門產品譜系,具有強大的閥門科研能力,目前正積極進行聚變堆的相關技術積累,對接核聚變閥門設備需求部門。
安泰科技月內累計獲得11家機構調研,公司表示,2025 年公司將繼續打造在各自所處細分領域具有獨特優勢或不可替代地位的企業集群,還將積極布局“第二增長曲線”,培育特種粉末、可控核聚變配套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長期增長引擎,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從資金面來看,7月以來,10余只概念股獲得融資凈買入,其中永鼎股份、東方鋯業、永興材料、雪人集團等個股的凈買入額居前。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