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滬指創出年內收盤新高,有著“逆市風向標”之稱的股票ETF市場再次出現“落袋為安”的現象。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7月3日,全市場股票ETF(含跨境ETF)資金凈流出21.69億元,其中A股股票ETF資金凈流出超41億元。
場內資金布局港股市場熱度不減,近期日線出現“四連陰”的港股通互聯網ETF及恒生科技ETF吸引資金“抄底”,多只產品位居7月3日資金凈流入榜前列,而跟蹤滬深300指數、中證A500指數、創業板指數的A股寬基ETF出現資金凈流出。
股票ETF昨日資金凈流出超21億元
7月3日,上證指數收于3461.15點,創出年內收盤新高。隨著指數水漲船高,股票ETF資金出現“落袋為安”的現象,整體呈現凈流出的局面。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7月3日,全市場1129只股票ETF(含跨境ETF)總規模達3.41萬億元。在昨日股市震蕩行情中,股票ETF總份額減少0.31億份,按照區間成交均價測算,凈流出資金為21.69億元。
從大類型來看,港股市場ETF與行業主題ETF資金凈流入居前,分別達19.46億元與18.63億元;寬基ETF資金凈流出居前,凈流出金額為57.39億元。
具體到指數維度,7月3日,跟蹤港股通互聯網指數的相關ETF資金凈流入居前,達9.11億元;跟蹤中證A500指數的相關ETF資金凈流出居前,達21.38億元。
大型基金公司旗下部分ETF繼續保持資金凈流入的步伐。數據顯示,易方達基金旗下ETF最新規模達到6457.5億元,7月3日總規模增加41.4億元。其中,恒生科技ETF易方達凈流入1.5億元,中概互聯網ETF凈流入1.4億元,證券保險ETF凈流入1.4億元,科創板50ETF凈流入1.2億元,同類規模第一的人工智能ETF凈流入0.6億元。
華夏基金旗下ETF中,科創50ETF和游戲ETF單日凈流入居前,分別達3.4億元和1.6億元;最新規模分別達831.52億元和69.11億元,對應跟蹤指數近1個月日均成交額分別為23.16億元和6.08億元。上證50ETF資金凈流入也超1億元。
港股通互聯網ETF、港股紅利ETF、恒生科技ETF資金凈流入居前
在基本面與資金面共振作用下,今年以來,港股市場表現強勢。截至7月3日,恒生指數年內漲幅逼近20%,領跑全球主流指數。
場內資金也借道港股ETF尋找低位布局的結構性機會。Wind數據顯示,7月3日,全市場資金凈流入排名前四的ETF被港股ETF包攬,分別是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博時港股紅利ETF、華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華寶港股互聯網ETF。其中,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資金凈流入超過5億元。
談及2025年下半年港股市場的投資機會,富國基金旗下港股通互聯網ETF基金經理田希蒙認為,科技、創新藥及高股息資產有望成為港股市場核心主線。
具體來看,科技領域,AI技術商業化加速與資本開支擴張將推動互聯網巨頭盈利超預期,疊加政策對自主創新的扶持,港股通互聯網等領域具備估值修復潛力。醫療保健板塊中,創新藥受益于政策松綁及國際化戰略推進,頭部企業盈利兌現與管線突破將驅動估值重塑。高股息資產方面,在低利率環境下配置價值凸顯,港股通資金持續涌入,推動銀行、公用事業等板塊股息率優勢強化。若紅利稅下調政策落地,其實際收益率有望進一步抬升。
“雖然恒生指數的估值處在近幾年較高的水平,但科技股和互聯網企業仍有比較充分的上行空間。Wind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恒生科技指數EPS增速大約為35%、ROE增速大約為14%,相比之下,滬深300指數EPS增速大約為6%、ROE增速大約為11%。因此,下半年港股仍存在結構性機會。若拉長時間看,基本面對股價上漲的驅動能力可能更加明顯?!辈r基金境外投資部基金經理趙憲成表示。
從資金凈流出角度看,A股ETF中的滬深300ETF、中證A500ETF、創業板ETF資金凈流出居前,港股ETF中的創新藥ETF資金凈流出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