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設創投基金!
日前,首期規模為10億港元的香港高才創業投資基金正式啟動,該基金的目標是“讓更多的高才精英能在香港找到實現夢想的舞臺”,將聚焦科技、醫療、消費等前沿領域。據悉,該基金首批3億港元已確認。
首批3億港元已確認 投向人工智能等領域
香港高才創業投資基金由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始會長尚海龍及多位創始合伙人共同發起。尚海龍表示,基金的成立不僅僅是一項金融舉措,更是一個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希望通過這個基金,讓更多的高才精英能在香港找到實現夢想的舞臺,并通過資本與技術的融合,助力香港在新質經濟領域走在全球前列。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僅需要金融資本的深度支撐,更需要科技創新的強力驅動,香港高才創業投資基金的成立,正是香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
陳茂波對基金的未來發展提出兩點期望:一是希望基金充分發揮風險投資的功能,堅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原則,更好地支持香港初創企業的發展;二是發揮基金的專業網絡,為香港匯聚全球頂尖的科創人才和初創企業。
香港高才創業投資基金的設立是香港服務高才的配套措施之一。據尚海龍透露,目前基金首批3億港元資金已經確認,將會聚焦支持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高端制造業以及Web3等活動,期待特區政府能盡快批出相關牌照。
初創企業數量超4600家 多項基金計劃支援創業
“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是香港廣納五洲四海賢才的舉措之一。截至2024年底,“高才通計劃”共收到約11.6萬份申請,近9.2萬份獲批,超過7.5萬名高端人才與家人抵港。
今年1月22日,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特區立法會應詢表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自2022年底推出以來,已有超過一半通過該計劃到香港的人才完成本地就業,主要從事管理及專業工作。他還介紹,這些高端人才月收入中位數約為5萬港元,約四分之一月收入達10萬港元或以上。
但與此同時,也有近一半高才面臨就業困境。有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指出,香港整體崗位供給不足,行業門類有限,許多高才的專業背景與香港的產業需求難以匹配。對此,有專家建議,香港特區政府應從吸引求職轉為吸引創業,通過跨部門協作制定人才創業策略,孵化優質企業,并加強與內地企業合作,建立“研發飛地”模式,進一步優化高端人才的就業環境。
據了解,為鼓勵青年群體創業,香港特區政府提供了多類別的創業資金資助。比如,最高補貼700萬港元的BUD專項基金,用于支持非上市企業提升企業品牌、轉型和拓展市場;而最高補貼60萬港元的科技券計劃,則鼓勵香港企業使用科技服務來提升企業競爭力;最高補貼100萬港元的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也同樣支持本地中小企業市場推廣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場渠道、增強市場競爭力。此外,香港科技園、數碼港都有相應的創投基金投向園區的初創企業。
香港投資推廣署發布的2024年初創企業統計調查結果顯示,2024年香港初創企業數量較2023年增加10%至4694家,雇傭17651人,按年增加7%。其中,香港初創企業除了由本地人創辦,其他創辦人有40%來自內地。從行業來看,初創企業涵蓋了多種行業,包括金融科技、資訊、電腦及科技、電子商貿、教育及學習、數據分析等,而健康及醫療以及可持續/綠色科技兩個行業有比較明顯的增幅,分別按年增加54%和82%。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