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国产又黄又爽女人高潮的_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_免费在线成人av

社零與消費貸走勢分化 服務消費供給應擴大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孫璐璐2025-06-18 06:45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本周公布的5月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出經濟運行韌性足、結構持續改善,特別是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4%,達到2024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增速比上月加快1.3個百分點,遠超市場預期。

強勁的消費增速反映出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和自5月中旬以來的“618”預熱對消費的拉動效能顯著。但與當月社零高增速形成反差的是,近日公布的5月居民部門短期貸款卻延續了4月的減少態勢。其中,消費貸款余額5月環比僅微增不到10億元,同比減少近390億元。

實際上,今年以來,社零增速的向上修復與同期消費貸余額就呈現出分化走勢。一方面,社零的改善“國補”政策功不可沒,與“國補”政策相關的家電、通訊器材等零售額領跑其他品類;有機構測算,5月家電、汽車和通訊器材類合計拉動社零增長超2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補貼政策在釋放潛在消費需求的同時,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悄然生變。一些現象級的潮玩、演唱會、體育賽事消費被人津津樂道。只不過,消費的回暖與消費貸余額的攀升不再同步發生,2024年1月金融機構消費貸余額接近10.4萬億元高點后,就震蕩下行。這也說明依靠金融杠桿提振消費更多是“錦上添花”,借貸消費本質上是以未來收入作為擔保的超前消費行為,我國居民杠桿率已較高,當前仍處在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的修復過程中,少了負債支出的需求和壓力,消費更注重量力而行。

當前“以舊換新”政策補貼大多為耐用消費品,短期效果明顯,但隨著時間推移,補貼對消費的拉動效應將逐步減弱。相比于商品消費,服務消費具有消費頻次高、就業帶動性強等特點,提振服務消費與穩就業、改善居民收入預期等政策目標契合度高,從近年來悅己消費的發展趨勢看,未來應支持擴大高品質服務消費供給,減少消費限制,金融可將更多資源投入到助力企業提升服務消費供給水平中。

責任編輯: 劉少敘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